简阳中学以教育创新打造人才培养的生态园

文章来源: 发布时间:2016年05月19日 点击数: 字体:

推进教育创新,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是社会发展对学校教育的基本要求。基础教育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途径,是创新人才成长的奠基工程。作为四川省一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和四川省高中课程改革样本示范校,简阳中学始终顺应时代发展潮流,把握时代发展脉搏,在高中新课改实施中积极推进教育创新,通过更新办学理念、营造和谐教育环境、转变教育教学行为、构建高效特色课堂、完善教育评价机制等途径打造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生态园”,在学校内涵发展和特色办学的模式上探索创新,提高教育创新和教教育改革效益。

一、丰富办学理念,树立教育创新的风向标

   完善办学理念  办学理念是在符合国家教育方针并尊重学校校情的基础上,经过长期的积淀、理性的思考和丰富的实践,提炼出的全体师生员工共同认可并自觉践行的一种观念,是教育者对教育的理性认识和共同追求,它具有独特性、激励性、稳定性和导向性等特征。在办学理念的形成和完善中,办学者应与时俱进,遵循教育规律,立足校情,以保持自己独特的个性和特色为出发点,在实践中使办学理念更明晰,更符合时代要求,更有效指导办学实践。我校是一所有着悠久办学历史的百年老校,学校的办学理念“以德为先,通材树人”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逐渐得以发展完善,今天我们理解其内涵应是学校以德治校,教师以德施教,学生以德为学,学生从成人再到成才,教师从成长到成熟。为践行这样的理念,我们提出了许多独特的观点并践行到具体的教育教学行为中,如“学生和家长是学校的教育资源及教育的合作伙伴”。这样的办学理念既秉承了学校办学悠久历史文化积淀的光荣传统,又能与时俱进充分体现现代教育思想,对学校的办学方向、人才培养目标、教职工的教育行为起到了很好的引领导向作用。

   更新教育思想  教育思想是学校精神的灵魂和内核,是校长基于“办什么样学校”和“怎样办好学校”的深层次思考。不断完善和丰富的教育思想是学校办学行为特别是教育教学行为的价值标准。一是要树立质量效益观。我们过去衡量教学水平和教学效率高低最主要的尺度是知识传递数量的多少,而新课程改革中衡量课堂质量效益的根本尺度应是促进学生的整体发展,是学生各种能力特别是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提升。二是要提升教育价值观。教育者要不断彰显教学的外在价值,即课堂教学要给每名受教育者完备、丰富的知识与技能;教育者要不断丰富教学的内在价值,即学生在课堂上不仅有掌握知识与技能的需要,还应有不断丰富自己情感、完善自己人格、拓展自己精神世界、提升自己生命价值等一系列多元化的需要,教育创新中的课堂教学应体现和满足这些需要,体现教育的个性化和特色化。

二、营造和谐环境  培植教育创新的肥沃土壤

  形成核心价值观  学校办学是一个多层面、多要素的综合体系,怎样在教育理念的丰富和教育环境的改善中实现个体价值观的趋同及个体与组织价值观的统一,形成核心价值观,增强学校管理行为和教育教学的科学融合,是学校教育创新的前提。为营造和谐教育环境,形成共同价值观,我们以尊重与参与、学习与创新、发展与诚信等价值观构建为核心,通过各种途径在全校上下培养并形成学校个体成长和群体优化的管理理念、人文精神和运行机制。为规范言行,提升整体素养,我们全体教职员工在工作中必须以六种境界来严格要求自己,即信心勇气与科学理性、思想前瞻与行为务实、个性风格与团队精神、敢于揽责与勇于推功、大胆创新与规范自敛、勇往直前与细致入微。在具体的办学实践中,我们通过大力推行以“民主、赏识和创新”为核心的素质教育,让学生在民主的空气中、赏识的目光下、创新的氛围里快乐、自由、健康成长。

  推行民主教育  在教育改革与创新中,民主的管理强调为学生服务,同学生沟通商量,与学生共同学习成长;民主的教育教学强调教师不再以知识“权威”的姿态“霸占”课堂,而是以“自主、互动、体验、探究”为维度,使处于不同发展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使每位学生都能体验成功的喜悦。因此,我们的每名学生在课堂内外,不但作为学习的主人体现在主动学习与积极思考方面,更作为校园的主人体现在参与教育教学管理和各类活动中:我们各项工作的开展和各项规定的制定都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如我们每月一次组织各班学生对任课教师和班主任进行评教,其结果是我们对教师职称晋升、评优选先、绩效考评等的重要依据;我们要求高初中各班班规和操行评分细则必须由每名同学共同参与制定,师生之间具有同等的义务和权利;各年级学生还可以通过各种渠道参与学校管理、制度建设、教育教学过程及校园文化建设,真正发挥学生作为校园主人的作用。

实施赏识教育  在当前中学教育中,高考的压力和过重的功利心往往让我们等不及每名孩子经历完成长的过程,而浮躁的心态更容易让我们失去冷静与智慧。赏识教育提倡重视珍惜学生的无形生命,即人格、思想、价值追求等,要求教师在欣赏、赞叹中进行教育,充分挖掘学生的差异优势,使每名学生树立起“我能行”的成长观,让欢乐、成功、幸福与学生终生相伴。因为每一朵花儿的开放都有一定时间,每一名孩子的成长都是渐进的过程,所以我们提出“有进步学生就是最棒的学生”、“不求人人优秀,但求个个进步”、“成功是成功之母”,正确地看待每名学生的成长得失,赏识地对待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挫折,更好地为学生提供成长成才的机会是创新教育和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要求。

践行创新教育  在学校教育创新和内涵发展中,民主、赏识是教育的前提,创新是推动学校持续良性发展的根本动力。创新教育应着重抓好三方面工作,一是培养学生独立获得知识,创造性地运用知识的能力,其核心是创造性思维能力;二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及实践能力;三是发展学生个性特长,使学生潜能得到充分挖掘和发挥。民主使师生平等,赏识使学生充满自信,创新使师生充满创造力,三者有机整合,充分体现素质教育精神,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创设最优化的环境与条件。

三、优化教师队伍  培养教育创新的园艺师

    转变教师教育观念  我们常说,有什么样的校长就有什么样的学校,有什么样的教师就有什么样的学生,只有创新型教师才能培养出创新型人才。创新型教师要胜任对学生创造活动的启发和引导,除必须具备多元、科学、合理的知识结构外,还应具有强烈的求知欲望,充满对工作和生活的激情与活力,富有幽默感,能创设宽容、理解、开放、温暖的学习氛围,具有与学生们共同学习交流的态度和能力,只有具备这些个性品质的教师才能真正培养出创新型人才。杜微在《民主主义与教育》一书中曾说“思想观念不可能以意识从一个人传递给另一个人,当一个人把观念告诉别人时,对听者而言,不再是观念,而是一个已知的事实。这种思想可能刺激他产生一个类似的观念,也可窒息他的思维,只有当他亲身考虑问题的种种条件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时,才算得上真正的思维和形成真正的观念”。在这样的认识下,我们首先改变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我们提出三流教师教知识——“授之以鱼”,二流教师教方法——“授之以渔”,一流教师传思想——“授之以欲”,在高效课堂的构建中让教师树立“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教学理念,对社会需求和学生终生发展负责。我们把教学态度是否严谨认真,是否能够平等尊重地对待每一位学生,教学基本功的提高是否与学生需求、社会发展保持一致等作为教师自我提高和教学考核的重要指标。

优化教师教育行为  在高中新课改实施中的课堂改革中,学校教师要从课改的旁观者转变为参与者,要从“独白”转移到“对话”。每名教师必须从以下两个方面实现彻底转变:一是针对学生,二是针对新课程本身。针对学生包括三方面:一是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化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二是由学生的管理者转变为学生发展的引导者;三是由教书者转变为研究者。针对新课程本身也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由课程规范的复制者变为新课程的再造者;二是由课程知识的施与者变为教学意义上的交往者;三是由课程分数的评判者变为学生自主学习的促进者。为培养真正的创新性人才,在教学过程中应把是否树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是否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是否加强师生之间的双向交流、学生活动和主动参与每节课是否达到至少20分钟以上作为每月评教的重要内容,因此,研究性学习、问题式教学、范例式教学等及其它新型有效的教学方法就应成为我们课堂教学常见的形式;我们认为,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能使学生对知识掌握得更加透彻,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精神。因此,我们倡导积极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每年举行的优质课竞赛、各教研组常规的公开课、一年一度的新教师汇报课等都把是否用先进的教学手段作为考核的内容之一 。

    创新学校人才管理  学校管理的中心是对教师的管理,创新教育和创新性人才培养,应构建有利于教师创造性发挥的学校管理。其具体内容就是允许、鼓励、帮助教师创造性地进行教学:允许是指为教师提供一种相对宽松自由的环境;鼓励是指学校管理者对优秀教师和创新性教师给予精神和物质奖励;帮助是指学校管理应利用一切条件为教师提供有关创新教育的理论、成果、技术、方法等信息,经常组织参观学习、讨论交流、专家指导等使教师开阔视野,拓宽思路。

四、打造高效课堂  构建教育创新的主阵地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和推动教育创新的主渠道,是创新型人才成长的主阵地。但当前许多课堂教学存在教学理念滞后、教学设计传统、教学过程老化、教学评价单一、学生参与课堂被动等弊端,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要构建好教与学的关系,变教与学的过程为师生共享知识习得、能力提升和情感共鸣的过程,让课堂真正“活”起来,让学生真正“动”起来。

    挖掘教育要素  教材、教师、学生是教学的三大要素,教学要素的内涵十分丰富,这些教育要素分别与课堂教学内容(点、量)、课堂教学形式(度、序、法、情、时)、课堂教学效率(质、能、效)相对应。因此,在教学设计中要科学合理配置各具体教学要素,重点从从教的设计走向学的设计,做好包括课堂活动、学生学习困难、展示交流、拓展延伸、质疑问题等的预设。

    优化教学程序  课堂应该是学堂而不是教堂,教师不应像牧师一样布道传教,教学活动应该成为师生共同学习成长的双边活动。因此,教育的创新在教学程序上应注重以下几个阶段:一是引入,即发现问题阶段。其主要任务是教师创设问题情境,启迪学生思维,明确学习方向。二是探究,即学生研究问题阶段。其主要任务是放手让学生经历对问题的探索过程,自主学习。对于学生在自主学习中不易理解和解决的问题,教师要给予必要地启发和诱导,组织学生小组讨论,开展集体研究。三是构建,即规范认知阶段。其主要任务是使学生认知从感性上升到理性,把新知识纳入原有认知结构之中,帮助学生获取和扩展构建新的认知结构。四是运用,即联系实际、巩固深化阶段。教师要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和练习,由浅入深,设置思维障碍,不断引导学生的认知冲突,组织学生进行“再创造”和运用。

 创新课堂理念  躺在床上永远学不会飞翔,教育创新中的课堂应充分关注学生的学习态、生命态、发展态,才能培养真正的创新性人才。在具体的教学实践过程中,我们认为高效课堂应体现以下几个理念。一是自主。“自主”就是让学生真正成为教学的主体,让学生积极能动地参与教学活动,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实践活动、真正从接受性学习转换为自主性学习。二是互动。“互动”强调交互性的关系和对等性的行为。在课堂教学的具体操作中,我们把“互动”理解为教学主体在课堂交往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的充分发挥,达到启迪智慧,丰富情感的目的。三是体验。“体验”就是指学生个体在教学活动中,在亲历的过程中理解并建构知识,发展能力,产生情感。在教育创新和高效课堂的构建中我们主要把以下几个维度作为指导量标,一是三高:“高效率、高效益、高效果”;二是三动:“身动、心动、神动”;三是三量:“思维量、信息量、训练量”;四是三特点:“立体式、快节奏、大容量”;五是三学:“想学、好学、会学”;六是减负增效:“轻负担、高质量;低耗时、高效益”。

  完善课堂评价  高效个性化的课堂教学是培养创新人才的主阵地,对课堂教学的评价至关重要。以下几个维度应是创新教育中课堂评价的主要指标:教学设计精当。能准确解读教材与学生,形成目标明确、重点突出、脉络清晰、方式灵活、学法指导切合学生实际的教学策略;讲课精炼高效。能抓住知识主线,做到层次分明,思路清晰,重点突出,讲练适度,组织严密,做到三个精讲:“核心问题精讲、思路方法精讲、疑点难点精讲”;三个不讲:“学生已经掌握的内容不讲、讲了也不会的不讲、不讲也会的不讲”;主体作用得到发挥。加强学法指导,努力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激励、鼓舞和自主中学习,新课改实施中,每节课学生自主学习和活动时间应不少于20分钟;分层教学落实。根据学生个性、认知能力、思维类型等差异,实行分层设计、分层教学、分层指导、分层训练。在可能的情况下,还需积极实行课程分层教学或走班制教学,使每名学生在原有基础上获得最优发展;师生关系和谐。课堂上师生之间应具有愉悦的情感交流与有效的智慧碰撞,课堂里充满欢声、微笑、争论、分享,师生之间建立起了民主、平等、尊重、温暖、理解的师生关系;学习效果达成度高。在规定的教学时间内,通过教学活动达到预期教学目标,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科学的价值观;课堂气氛活跃、有序,实现师生积极平等交流;学生个性得到了张扬,每一位学生都学有所得,体验到学习成功的愉悦。

五、实施多元评价  创造教育创新的裁剪刀

  如果学校和教师以传统的成才观,用成绩至上的一元评价体系这把裁剪刀对学生“斫其正,养其旁条,删其密,夭其稚枝,锄其直,遏其生气”,那么,教育的生态园将是一个病态的生态园。新课程要求学校和教师对学生要建立面向未来的以发展为目的的多元评价体系,将评价重点由终结性转向形成性和过程性评价,在评价中遵循发展性、多样性和赏识性原则,即着眼于个体的动态发展的全程,使用弹性化的评价尺度,用充满情感的语言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既鼓励学生全面发展,又鼓励学生个性发展和特色发展。在课堂评价体系上,高效课堂概括起来应从三方面把握:一是由学生的“学”评价教师的“教”。让学生学会的课才叫好课,让学生会学的老师才叫好老师。二是学生“三看”:看自主的程度、合作的效度、探究的深度。具体是: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是全体参与,还是少数人参与,尽可能向弱势群体倾斜;学生参与的质量,语言表达是否通畅,态度是否积极认真,情感是否投入,书写是否工整;学生的预习笔记是否齐全和准确。三是教师“四看”:课堂中是否坚持了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是否依据课程标准施教;是否体现了人文性、综合性和实践性;是否分层次备课等。在学生评价体系上,教师应客观地看待学生成长中的成绩和错误,正确地评价每名学生,树立“有进步的孩子就是最好的孩子”的成才观和“不求人人优秀,但求个个进步”的教育观,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和评价内容的多元化,构建人性化与制度化相结合的评价机制。在学校的评估表彰中,除了“三好”、“优干”等项目外,还应创新性地实施一些多元化的评估标准,特别针对中等生和潜力生评选如“社会实践先进个人”、“乐于助人先进个人”、“科技创新先进个人”、“艺体卫积极分子”、“学习进步之星”等先进个人,使学校大面积的学生都能够获得不同的荣誉称号,激励不同类型学生看到自己的闪光点,挖掘自我潜能。以我校陈功同学为例,该生刚进入校时,其文化基础非常差,对艺术却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学校积极鼓励并为他特色发展搭建平台,两年后,他在艺术上取得了突出成绩,参加各级各类艺术比赛中获得两项国家级一等奖,一项省级一等奖。2010年受邀随习近平副主席访问俄罗斯,在“俄罗斯中国年”交流演出中,其表演的川剧变脸受到了观众的高度评价。

  教育是一座色彩缤纷的百花园,要推动学校内涵发展,切实推进教育创新,我们只有用肥沃的土壤、充裕的阳光雨露去滋养学生,用“兼容并包、兼收并蓄”、“寸有所长、尺有所短”的科学态度去培养学生,丰富办学理念,营造和谐环境,优化教师队伍,打造高效课堂,完善评价机制,教育的百花园才会更加美丽多彩。

[打印文章] [添加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