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阳中学14高8月月考文综试题及答案(历史部分)

文章来源: 发布时间:2013年09月10日 点击数: 字体:

简阳中学14高8月月考文综试题(历史部分)

命题人:王学霞  审题人:万国兵

说明:本试卷分第一卷(选择题)和第二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

I(选择题   48)

1.司马迁著《史记》时,文献关于黄帝的记述内容不一甚至荒诞,有人据以否定黄帝的真实性。司马迁游历各地,常常遇到人们传颂黄帝的事迹。有鉴于此,他从文献中“择其言尤雅者”,编成黄帝的事迹列于本纪之首。这一撰述过程表明
  A.《史记》关于黄帝的记录准确可信                B.传说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历史真实

  C.历史文献记录应当与口头传说相印证              D.最完整的历史文本记录的历史最真实

2.中国历史上有监察区转为行政区的现象,如汉代的州、唐代的道、宋代的路。这体现出
A.中央集权促成地方行政制度变迁                 B.经济发展导致地方行政区域调整
C.中央对地方的监察力度越来越弱                 D.疆域变化影响地方行政区域设置

3. 从宋代起,棉花开始成为一种重要纺织原料……到了元代,丝、麻、棉鼎足而三,明代以后,棉花的重要性超过麻。”出现这些变化最重要的前提条件是

A.政府的大力推广                                B.棉纺织技术的改进

C.商品经济的发展                                D.棉花成为经济作物

4. 按照明朝的法律,屠宰耕牛是犯罪行为:“故意杀死他人马牛的,杖七十,徒一年半;私宰自己马牛的,杖一百。耕牛伤病死亡的,不报官府,私自开剥,笞四十。”上述法律规定反映了明朝

A.政府严格控制经济活动                                               B.农耕经济出现衰退情况

C.屠宰耕牛成为普遍现象                                               D.农用动力没有实质变化

5. 《汉书•食货志》记载:“贾人有市籍,及家属,皆无得名田,以便农。敢犯令,没人田货。”该禁令的主要目的是
    A.限制商人经营范围                                B.增加赋税收入
    C.加强商人户籍管理                                D.保护小农经济

6、《左传》记载“昔武王克商,光有天下,其兄弟之国者十有五人,姬姓之国者四十人,皆举亲也。”这反映西周政治是

A.神权政治                                                                    B.皇权政治

C.族权政治                                                                    D.官僚政治

7. 春秋时期,秦国有“伐邦、冀戎,初县之”、“初县杜、郑”;晋国有“克敌者,上大夫受县,下大夫受郡”等资料。这说明

A.郡县设置与军事有关                              B.郡的地位远远高于县

C.郡和县的设置在各国推广                          D.分封制已退出历史舞台

8.我国古代有一位学者,运用阴阳五行、“天人合一”的理论,为君主专制统治提供了“天命攸(所)归”的神学依据。该学者应该是
  A.韩非子                                          B.孟子         

C.董仲舒                                          D.朱熹

9. 宋代文献记载,真宗时,“诏商旅自京[携]便钱至诸州者,所在即给付,无得稽滞。按,太祖开宝三年置便钱务(机构),许民入钱左藏(国库),给以券,于诸州便换。”文中“便钱”是

A.自由流通的支票                            B.中国最早的纸币

C.国家发行的债券                            D.兑换货币的凭证

10.“国初沿五代之制.量使以总国计,应四方供赋之人,朝廷不预,一归……,通管盐铁,度支,户部,号曰‘计省’,位亚执政,目为‘计相’。”(《宋史》)文中的“……”应为 

A.尚书省              B.中书门下           C.枢密院           D.三司

11. 西汉初年部分将相及其出身一览表

 

姓名

官职

出身

萧何

相国

县吏

樊哙

左丞相

狗屠

灌婴

太尉

布贩

 

出现这种现象与哪种制度有关

A.世卿世禄制          B.军功爵制          C.察举制         D.九品中正制

12. 清前期《望江南百调》唱道:“扬州好,侨寓半官场,购买园亭宾亦主,经营盐、典仕而商, 富贵不归乡。材料反映了
   A. 仕商身份界限完全打破                           B. 商业发展改变社会风气
   C. 地方商业均由官员经营                           D. 政府摒弃传统抑商政策

 

 

 

 

II(非选择题   52)

13.(28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明代废除丞相以前历代著名丞相及其命运

 

时期

代表人物

命运

秦国

吕不韦

秦王以“仲父”相称,掌握国家大权,后被流放

东汉末年

曹操

挟天子以令诸侯,掌握国家大权,其子篡夺皇位

(1)材料一说明了什么问题? 明代废除丞相制的根本原因是什么?(8分)

 

 

材料二 、废除丞相以后相当丞相地位官职所享有权力范围的变化

 

时期

职位

所享有权力范围

明代中叶后

内阁首辅

拥有票拟权,但不是合法的宰相,地位常受到挑战

清代

军机大臣

承旨拟写,相当于顾问、秘书班子

材料三、当代史学家对封建国家权力运行的规律作了如下总结:皇帝从资历较浅、地位不高的心腹近侍或仆从中选拔一些人来承担政务,逐渐演变成正式的辅政机构,当这些辅政机构和官员的权力较重时,皇帝又从更为亲宠的近侍或仆从中另选一些人来承担政务,有意架空原有的辅政机构和官员,剥夺其实权,仅保留虚衔或使之变为荣誉职称,然后又进行下一轮的循环…… 每一次循环的结果,都使得中枢机构原权力更分散,皇帝的权力更加强。这种不断地转移与分散,是封建国家权力运行的基本规律。

材料四 、法国著名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在其《论法的精神》一书中曾这样评价当时中国的君主专制:“中国政府只有施用棍棒才能让人民做些事情,政府与其说是管理民政,毋宁说是管理家政。中国的专制主义……用自己的锁链武装了自己,而变得更为凶暴。”“因此,中国是一个专制国家,它的原则是恐怖的。”

(2)请结合材料二、三及所学知识,列举明清时期中枢机构的大循环,说明其反映的本质问题。(11分)

 

 

(3)你同意材料四中孟德斯鸠的观点吗? 当时中国君主专制的强化对中国社会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9分)

 

 

14.(24分)家训宗规伦理以儒家思想为主体,通过家国意识同构,旨在实现社会和谐,体现了民族传统道德思想与规范。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有子(孔子弟子)曰:“孝弟(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论语•学而》

(1)据材料一,指出仁的根本是什么? 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有关仁的政治主张。 (6分)
材料二 约之二:吾族务要恪遵祖训,以伦理为纪纲,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妇和顺;一家雍睦(和睦),端由于此。 即同宗相处,须要安分守己,尊莫凌卑,强莫欺弱;卑幼者不许冒犯长上,富贵者宜怜穷困。循规蹈矩,宗族称孝,乡党称弟(悌)。
                                          ———何兹全《中国文化六讲•训约十四条》

(2)历代许多家训体现了以仁为核心的儒家伦理。据材料二,归纳儒家伦理的主要内容。(6 分)

材料三 宣圣谕。 圣谕曰:“孝顺父母,尊敬长上,和睦乡里,教训子孙,各安生理,毋作非为。冶此六事乃太祖高皇帝(朱元璋)曲尽做人的道理,件件当遵守。能遵守的便是好人。有一件不曾遵守便是恶人。 愿我一族长幼会集祠(堂)中,敬听宣读,悉心向善,皆作好人,有过即改,共为盛世良民,贻子孙无穷福泽。
                                                  ———明《虎墩崔氏族谱•族约》
(3)儒家的伦理思想深刻影响中国社会。 据材料三,指出明代统治者与民众对儒家伦理所持的态度及其各自的做法。 (6 分)
 

 

(4)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儒家伦理在中国历史上所起的积极作用。 (6 分)

 

 

 

 

 

 

 

 

 

 

 

 

 

 

 

附:

历史部分

1——5:BABDD          6——10:CACCD          11——12:BB

13(28分)

(1)答:丞相位高权重(4分)。根本原因:丞相制度已经成为皇权专制加强的阻碍。(4分)

(2)答:明朝废除宰相,以六部分理全国政事(3分),并形成内阁制,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3分);清增设军机处, 由皇帝挑选亲信的满汉官员充任军机大臣跪受笔录、上传下达。(3分)

反映的本质问题:专制皇权逐步加强,发展到了高峰。(2分)

(3)答:同意。(1分)影响:明清时期我国封建君主专制空前强化,采用高压独裁手段维护统治,显示了封建制度的腐朽和衰落。君主专制的强化严重扼杀了社会的创造力,减缓了社会发展的步伐,是造成中国落后于西方的主要原因之一。(8分)

14.(24分)(1)根本:孝悌(2分)。政治主张:为政以德(以德治民或德治);实施仁政。(4分)
(2)主要内容:家庭和睦;宗族团结;乡里和谐。(6分)
(3)态度:尊崇儒家伦理。(2分)
做法:统治者提倡;民众遵守。(4分)
(4)积极作用:维系家庭家族和睦;维护政治、社会稳定;传承民族道德,影响思想文化发展。(6分)

 

[打印文章] [添加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