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行者,不忧不惧——四川省简阳中学教科室“战疫”工作记

文章来源: 发布时间:2020年02月27日 点击数: 字体:

简阳中学消息(教科室 田刚 杨霞)庚子年春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在武汉爆发,给高速运转的中国按下集体暂停键,牵动了全国人民的心弦。面对新冠疫情,按照上级“停课不停学”的工作要求和部署,我校高度重视,教科室结合部门实际开辟“空中”通道,推进部门工作的协调步伐,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简之韵》:开辟“战疫”文学的线上平台

1.编辑部师生全体成员创作“战疫”文章。寒假前,编辑部召开例会,决定用文字来充实我们的寒假生活;假期开始没多久,疫情肆虐,编辑部成员决定创作“战疫”文章,来记录那些无私的医护人员,志愿者和不到万不得已坚决不出门的普通人的点点滴滴。截止目前,编辑部教师创作3篇,学生创作15篇。

2.开展致敬“战疫人”的征稿活动,传递爱与社会使命感。在这个特别的春天,新冠病毒让我们无法像过去一样去欣赏祖国风光,也无法像过去一样亲朋好友欢聚,但却让我们能安静地宅在家里感受与思考:生命的价值,生活的意义,原初的感动。疫情之下,我们身处其中,耳闻目睹,有太多话想说。“如果不能在一线做勇猛的战士,那也要,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做一个有温度、有情怀、有担当的青年人。”在这危难之际,无数年轻人挺身而出,选择与国家共渡难关。尽管我们只能坚守在家,但我们任然可以通过文字传递我们心中的感动,传递我们简中学子对国家民族命运的关切。截止目前,我们共收到致敬“战疫人”的文章近60篇。

3.借助《简之韵》线上阅读公众号“简中说”,传播“战疫”文学

我们创建的“简中说”公众号,希望时光在文字的见证下留下深刻的回忆,让手中的笔,成为流淌岁月的见证。“简中说”于2020年1月30开通“武汉加油,中国加油”专题板块,发出“疫情当前,人人有责”的倡议书,随后六出的《同在》、薛立政的《疫亦益》、蒋萍的《人与自然齐飞,方可共和谐一色》、胡逸霏的《去敬畏,也去感谢》、郑茜月的《战斗》、陈慧颖的《众志成城,抗击疫情》、陈甘雨露的《惊喜会在裂缝中结果》、贺翌宸的《毫末之聚生合抱 累土之合起九台》、王天娇的《疫中情》、彭建的《彼方尚有荣光,我背应当自强》、周富菊的《他和以前不一样》等21篇文章在“简中说”平台上推送。

二、课题研究中心:推进“战疫”期间的线上作业

1.线上校稿与检索。疫情期间,课题研究中心组织了我校由四川大学出版社即将出版的《指向“导引-生成”的课堂教学(上下两册)》学术专著的二次校稿与检索任务。本次校稿任务艰巨,既要对近60万字的学术著作逐字逐句进行二次校对,更要对近1500条参考文献进行逐一检索比对,我们借助知网、万方、龙源等网络平台,实行分工检索与交叉校对相结合的办法,保质保量完成校稿检索任务,为专著的出版奠定坚实的基础。

2.线上查重与评选。《正面管教》告诉我们:在亲情的呵护下,教育需要洋溢着理性的思维;我们理应遵循成长的规律,敬畏教育的规律,由单一走向多元,由自主走向合作,由感性走向理性,超越“亲情之小爱”,提升为“教育之大爱”。《正面管教》是我校2019年必读书目之一,围绕它的核心价值,全校教职工“停课不停学”,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书写出自己的教育感悟。我们一共收集到全校教职工近500篇心得,经过百度查袭、知网查重和集体网选,评选出特等奖4名,一等奖21名,二等奖29名,三等奖32名。

3.线上学习与研究。疫情期间,一方面我们没有放松理论学习,共同研究学习了夏雪梅的《以学习为中心的课堂观察》、张红霞的《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和汤鉴澄的《县市教育科研管理概论课题管理》,完善了研究中心推行的课题项目《供给侧改革视角下中学教育科研内涵管理的策略研究》;一方面撰写《基于区域发展的中学校长课程领导力内涵生长的发展路径研究》研究方案,完成2020年度教育部重点课题的在线申报,为下一阶段我校《指向单元课程纲要的高中学科序列化活动的整合研究》课题项目关于课程建设提供组织保障和方向指导;另一方面我们完成了22项简阳市微型课题的评审,2项成都市立项课题的开题准备,1项省级重点课题的后期计划,5项简阳中学微型课题的结题准备,四川省教科院关于开展“全国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基于大规模推广的群文阅读理论与实践深化研究》第二批子课题”和成都市教育局关于开展“新冠肺炎疫情与成都教育应对”专项课题的组织申报等系列课题研究和管理工作;再一方面,课题研究中心全体成员围绕“新冠肺炎疫情与成都教育应对”,进行专题研讨,大家结合线上线下教学实际,准备尝试从线上心理危机的干预策略、线上文字交流的有效载体、线上资源投放的精准调控、小组线上互动中的作业监测等方面切入课题项目,为学校的线上教学出谋划策。

在《论语·颜渊》中司马牛问君子。子曰:“君子不忧不惧。”不忧愁,不惧怕,是为君子。那些在困境中逆行的人,是君子,那些在疫情中逆行的人,亦是君子。我们不能铁肩担道义,但我们仍然可以发出我们的声音,在这个特殊的时代,做安静的逆行人,在文学中发现生活的美好,在科研中追寻教育的真谛。愿疫情结束,国家安康;愿同心同德,人民安居,愿摒弃杂念,师生幸福。逆行人,不忧不惧。

[打印文章] [添加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