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研之“名”话名著,区域交流促成长——简阳市彭建名师工作室走进简阳市简城城南学校

文章来源: 发布时间:2021年12月31日 点击数: 字体:

简阳中学讯(简阳市彭建名师工作室)寒风凛凛,霜雾重重,这里却热情满满。2021年12月30日,一场以“借助专题阅读,驱动名著教学”为主题的初中语文校本教研活动在简阳市简城城南学校顺利举行。参加活动的人员有成都七中育才学校的张鹏程老师、简阳市彭建名师工作室全体成员、简阳市简城城南学校全体初中语文教师。

教研活动以工作室之“名”来开展。为发挥名师工作室的示范辐射作用,在简阳市教研室的领导下,彭建名师工作室每月按不同的主题在各成员所在学校开展校本教研活动。本次是2021年12月的主题活动,也是工作室第一学期教研序列工作的缩影与总结。

教研活动以名著阅读之“名”为内容。为提升工作室成员对整本书阅读的教学能力,本次教研活动以名著导读《红星照耀中国》为教学内容,采取同课异构和专题讲座两种形式开展。

同课异构

01简阳市城南学校邬翠丽老师

课堂教学在学校初中部三楼录播教室进行。第一堂课是简阳市简城城南学校的邬翠丽老师展示的名著研读课——《斯诺笔下的长征》。整堂课紧扣“作者这本书”“长征这件事”来设计教学,意在从《红星照耀中国》这本书认识到纪实作品的三大特点:材料的真实性、叙述的客观性、立场的倾向性。课堂以“飞夺泸定桥”为点,单篇与整本书相结合,让学生理解了以泸定桥英雄们为代表的革命精神、长征精神。邬老师的课堂自然、舒服,选题聚焦、材料多样、多学科融合,在不知不觉中完成了整堂课的教学,为老师们在纪实作品专题课议题的选择与学科教学的融合上带来了思考。

02成都七中育才学校张鹏程老师

第二堂课,是成都七中育才学校的张鹏程老师提供的《红色中国获得胜利的原因是什么》的名著研读课。张老师在谈话中娓娓道来,从了解学情出发,以一名新闻记者对红色中国的好奇为思考,带着疑问进入课堂、进入那个时代。这堂课分别从“人”“事”两方面分析了红色中国获得胜利的原因:事件的真相与人物的真像,从而达到对历史真实的认识,自然的理解了纪实作品的最大特点是用事实说话。张老师的课堂选题有高度,内容有广度,解读有深度,如静水深流般,缓缓、慢慢、静静的流淌学生间,也流进了每一位听课者的心中。

同为名著教学研读课,两位老师的课堂从不同角度呈现了整本书教学的课型形态,也展现了名著教学的魅力和语文课堂的多样性。

教师说课

专题开始前,两位授课教师分别阐述了教学设想和备课体会,分享了心得,也提出了困惑。

专题讲座

01简阳市射洪坝解放学校文玉容老师

专题讲座在初中部三楼会议室进行。第一堂讲座,是简阳市射洪坝解放学校文玉容老师带来的《如何进行有效的名著阅读》。文老师从名著阅读教学现状说起,解释了名著课堂荐读课、导读课、赏读课三种课型,明确了名著课堂教学的原则,特别强调了在具体的教学中要有“抓点”、“拧线”、“合面”的意识。此堂讲座意在探究名著阅读的实效性、真实教学,扭转当前名著教学“虚假阅读”的现状。

02四川省简阳中学陈雨老师

第二堂讲座,是简阳中学陈雨老师提供的《名著阅读中如何处理零与整的关系》的讲座。陈老师以自己在名著阅读教学中的经验为基础,以课标为要求,以中考题为导向,采取了“化整为零,步步为营”三步走的教学策略。陈老师以自己教学的《西游记》为例,重点分享了在阅读小组的划分、阅读计划的指定、阅读时间的安排、阅读方法和实施步骤上的具体做法。该堂讲座意在让教师明白名著教学的取舍问题,单篇与整本的关系等普遍困惑。

活动结尾,工作室领衔人彭建老师从教学艺术和文本解读两方面进行了总结发言。“据学情调教学”,“评价课堂的高低更多是学生思维的活动量和深度,而不是形体活动的外在形式”,“老师对文本解读的深度决定了课堂的高度”等金句值得老师们许久回味、咀嚼。

下午,张鹏程老师就工作室的组织与建设、工作室成员的专业发展进行了深入交流。

教研活动以展望“明”天为方向。本次活动,以教研之“名”共话名著教学,促进了不同区域的教师对名著阅读教学经验的交流与成长。短短的教研活动,在温暖、轻松、收获中送走了2021年的寒冬,迎来了工作室更美好的明天,期待以实干多思求进步,交流探讨共成长的彭建名师工作室来年更好。

[打印文章] [添加收藏]